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彦
游戏产业是数字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游戏产业傲立全国,全球化布局加速。2024 年,广东游戏出海营收规模达 423.6 亿元,同比增长 9.9%。从 " 小快灵 " 小游戏的普适性突破到 3A 大作的文化适应性创新,广东企业通过 AI 赋能、政策护航与生态协作,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全球化路径。
技术支撑 加速出海
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广东游戏出海的 " 绿色通道 " 正清晰显现。
在 3 月 28 日举办的 2025 数字创意大会:" 游戏出海 智领风潮 " ——游戏产业发展与创新趋势活动上,广东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释放了利好政策:一是推动游戏平台聚集,二是服务游戏新应用新场景,三是大力支持游戏出海。此外,广东还率先为 AI 眼镜、智驾车载游戏 " 开绿灯 "。
砥砺出海的背后,是广东游戏产业全球化竞争的强大底气。
数字技术是驱动广东游戏产业 " 巨轮 " 远航海外的重要引擎。广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谢开来在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游戏产业从一开始便始终与数字技术紧密贴合。20 世纪 90 年代,珠三角地区便开始布局集成电路制造,广东以此为起点,逐步构建起 " 硬件 - 软件 - 网络服务 - 游戏生产 " 的完整产业链,游戏与数字技术的良好融合使之成为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随着广东游戏出海迈出坚实步伐,AI 技术的深度应用成为出海的 " 加速器 "。今年,DeepSeek 将迎来游戏场景首秀。在网易《逆水寒》手游中,以官方版本 DeepSeek 驱动的智能 NPC" 沈秋索 " 开始踏足江湖。利用 AI,游戏能够根据玩家行为动态生成剧情分支,并通过情感计算模拟真实人际关系。
双轨驱动 战略协同
整体来看,广东游戏产业逐渐呈现出轻量化赛道、精品化赛道双轨出海的趋势。
小游戏作为轻量化产品,有着如俄罗斯方块一般的文化普适性,天然有出海适应性。谢开来分析,广东游戏产业基础良好,目前其出海产品以 " 小快灵 " 的小游戏为主力,这些游戏简单易懂,容易突破文化差异。
不少 " 广东造 " 小游戏一经推出,便迅速抢占国外市场。据点点数据预估,上线约 7 个月后,三七互娱《寻道大千》的海外版本《小妖问道》在 App Store 和谷歌商店的累计流水已超 2.5 亿元。此外,大梦龙途旗下的 7 款重点小游戏均实现 " 小手双端 " 发行及出海,去年全球累计收入(不包含国内安卓端及微信小游戏端)达到 15.6 亿元。
而对于大型游戏精品的出海,谢开来告诉记者,其主要挑战是让外国玩家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元素。对此,广东企业探索出多种解法。
《黑神话:悟空》代表了一种解法。这款游戏的开发公司游戏科学总部位于深圳,创始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广东游戏大厂——腾讯。作为首款在国际市场取得现象级成功的中国 3A 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出海过程中,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核心特质,又通过适应性调整降低了外国玩家的理解门槛。
例如," 悟空 "" 金箍棒 " 等游戏中的核心文化符号采用拼音直译 Wukong、Jin Gu Bang,对 " 龙 " 这类文化专有名词采用符合原意的翻译 "Loong",而一些地方则进行了国外本土化调整,如将 " 猜灯谜 " 翻译为 " 拆饼干(Cracker Puzzle)"。
除了更贴切地传播中式美学," 全球化叙事 " 则是另一种解法。譬如,三七互娱的《Puzzles&Survival》结合了西方流行的末日丧尸题材与三消玩法,受到北美、日本等海外市场的热烈欢迎。据媒体统计,其今年 2 月海外双端预估收入为 1800.78 万美元(约为 1.26 亿元人民币)。再如,网易游戏的《荒野行动》针对日本、欧洲等不同市场进行深度本土化改编;库洛游戏的《鸣潮》融合了日式动漫美学与西方奇幻设定。这些游戏通过采用 " 世界故事 " 来化解国外用户的文化隔阂。
从游戏产业管窥,地方集群与专业化分工的协作生态,正为广东数创产业注入强劲动能。一方面,上下游企业在实体空间的集聚,形成了产业磁场效应。以 " 中国游戏产业第一街 " 天河区科韵路为例,这条产业走廊汇聚了近 150 家数字游戏、VR、软件研发等企业,孕育出网易、三七互娱、贪玩游戏等行业翘楚,形成覆盖研发、发行、运营的全产业链生态。位于科韵路上的羊城创意产业园是天河区游戏产业核心载体之一,依托政策、人才与资本优势,对游戏产业人才、技术、资本的虹吸效应日益凸显。另一方面,通过 " 湾区创意 + 全球制作 " 的模式,广东企业实现专业化分工,这种分布式协作能够帮助缩短开发周期。
案例
腾讯游戏:发展技术、赚钱两不误
2024 年,腾讯推出了新的自研 AI 引擎,让游戏场景制作、内容生成等领域的部分工作效率提升 40 倍以上。当年度,腾讯游戏在国际市场上交出了优秀的成绩单,其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 9%,达到 580 亿元,占腾讯游戏总收入的三成左右。
在移动应用市场研究机构 AppMagic 公布的 2024 年全球手游收入榜上,进入全球 TOP5 的中国厂商只有腾讯,旗下《王者荣耀》登顶。去年表现优秀的《PUBG Mobile》今年同样亮眼。据外媒 Mobilegamer.biz 发布的今年 3 月全球手游收入榜,这款游戏在苹果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商店的预估内购收入达到 1.41 亿美元,创下了自 2023 年 1 月以来单月营收新高。
库洛游戏:打造 IP 矩阵与长期服务
库洛游戏是广州本土成长起来的游戏领军企业,用十一年时间雕琢出《战场双马尾》《战双帕弥什》《鸣潮》三款作品,公司规模近 2000 人。其中,《鸣潮》上线至今下载量突破 5000 万,曾登顶 App store107 个国家及地区免费榜,进入了多个国家和地区 App store 畅销榜前十。
库洛游戏相关负责人表示,库洛游戏以 IP 运营为核心,主打年轻用户群体,初步形成了 IP 矩阵,主要有音乐、影视、周边、漫画、社区等,其中原创音乐的累计播放量突破 3 亿次。番剧《战双帕尼尼》在 B 站的观看量超 2600 万次,评分为 9.8 分。
数据透视
● 2024 年广东游戏产业营收 2604 亿元,占全国的 78.3%。
● 2024 年广东游戏出海收入 423.6 亿元,深圳和广州合计占全省超九成,其中深圳占 55%,撑起 " 半壁江山 "。
● 2024 年广东移动游戏营收规模达 1967.82 亿元,占全国的 82.61%。
● 2024 年广东小游戏营收规模达 262.92 亿元,同比增长 119.1%,成为新兴增长点。
● 2024 年,出海营收在 10 亿元以上的广东企业有腾讯、网易、三七互娱、4399、异幻网络、库洛游戏、灵犀互娱以及冰川网络。
编辑:郑健龙
上一篇:越美贸易的困局与破局
下一篇:这次不一样,美元的基石已经损坏?
有话要说...